他是坚守临床一线的敬业者,年过七旬依然坐诊手术;他是富有开拓精神的实干家,不懈努力创建专科医院;他是热衷公益事业的行动派,一心为民勇担社会责任。他就是滕州伤骨医院院长闫玉清,躬耕杏林50余载,写就了医者大爱的感人篇章。
为医精勤,志定骨科终无悔
今年72岁的闫玉清出生在洪绪镇苗桥村一个医学世家,幼时家中长辈常常讲起悬壶济世、杏林春暖的典故,耳濡目染下,他渐渐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深深的敬意与向往。医学专科众多,他却尤爱骨科。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重、难、慢都是骨科的病种常态,病人的痛苦也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毅然将骨科作为一辈子的执着与坚守。
青少年时代的闫玉清勤奋刻苦,一心要做一名好医生,在上世纪60年代特殊时期,他未能完成学业,初中毕业后便随祖父学医。1971年,他在苗桥村合作医疗站当起了赤脚医生,边实践边学习,业务逐渐精进,还获得了省里表彰。后来,他被选派到省卫生厅学习正骨推拿,多次到专业院校、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这些难得的经历让他有幸遍访名师、广交同道,在积极学习新理念、新技术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体系,为日后的专业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0年,业务扎实、经验丰富的闫玉清脱颖而出,被分配到滕州市工人医院,在这里他创办了骨科,凭借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收获了广泛赞誉。
披荆斩棘,破局旧弊谋发展
由于过去医疗设备落后,很多患者需要前往上级医院治疗,这对他们来说费时费力,也会增加治疗费用,辗转就医有时还可能贻误治疗,有的患者宁愿身体落下毛病也不愿四处奔波。此时,闫玉清心中萌发了创建骨科医院、就近服务群众的念头。
随着社会各界对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的关注,1995年,闫玉清积极响应市里号召,成立了枣庄市首家股份制专科医院——滕州伤骨医院,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初,医院办公条件十分简陋,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排除万难,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经多次搬迁、提升,逐渐形成规模。
作为院长的闫玉清一直秉持“看好病、少花钱”的原则,为每位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他常常对同事说:“能保守治疗就不微创,能微创就不手术,要让患者少受罪、少花钱。”为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闫玉清大刀阔斧改革创新,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毅然购置先进设备、改善医院环境、优化就诊流程,并通过招引培育优秀人才、与上级医院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患者就医体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仁心仁术,公益之行不停步
“把患者当家人,把医院当家!”是患者和同事们对闫玉清发自内心的评价。多年来,他心怀大爱,在帮助患者祛除病痛的同时,竭尽全力服务社会,努力以善行义举温暖、回报社会。
遇到有难处的患者,他总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来自平邑县的刘某被确诊为化脓性膝关节炎,他的妻儿都患有精神疾病,生活十分拮据。查房时,闫玉清看到他和家人在啃馒头、吃咸菜,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嘱咐家人送去了鸡蛋、水果等物品,又将刘某的家庭情况发布在工作群里,同事们纷纷慷慨解囊:50元、100元、200元……短短几小时就筹集了1万余元爱心款。住院期间,刘某和家人备受医护人员关照,经过近1个月的治疗,他终于痊愈。第二年,刘某带着自己种的花椒前来感谢。类似的事还很多,身边的人都由衷地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而他总会说:“这也没啥,都是我该做的。”
这些年来,他积极组织健康义诊、敬老服务、无偿献血、医疗捐赠等公益活动,连续14年配合市红十字会开展“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每年在全院开展两次无偿献血活动……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救死扶伤的道路上,闫玉清始终初心不改,续写着“追光者”的使命与担当。(滕州融媒廖晗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