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黄花不负秋———《滕州日报》创刊亲历记-百家乐凯发k8

唯有黄花不负秋———《滕州日报》创刊亲历记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2-28  浏览量:  栏目:城事

      1994-2024年,在滕州新闻史上,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也注定成为滕州报人永恒的记忆。三十年了呀,而作为创刊亲历者的我,又何曾一日相忘?

      《滕州日报》创刊于1994年1月1日,省内刊号,四开四版,周三报。其实该报于1993年就开始试刊了,开始是一周一期,四开四版,后来逐步过渡到周三报。不过那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报纸,而是叫《滕州通讯》。

      《滕州通讯》的创刊筹备工作早在1992年2月11日市委任命我为《滕州通讯》总编辑就开始了。到报社工作可以说是我个人的选择,当时我在宣传部任宣传科长兼任市文明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和我一起由宣传部去筹办报社的还有马昭民同志,他为副总编辑。

      关于我任这个职务还有一个小插曲,在市委研究决定让我负责筹备创办《滕州通讯》时,因为通讯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报纸,便决定先公布我为总编辑。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始料未及。虽然市委常委领导第二次与我谈话时一再强调,报社由我来主持工作,但我心里还是有点不痛快。不过我并没想那么多,毅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报纸创办工作中去。

      滕州历史上曾经办过报纸,不过那已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1992年市委决定成立报社,其实当时既无人员,亦无办公地点和场所,一切都需从零开始。“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后来创办《滕州日报》的实践,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当时人员都是通过报名考试临时从社会上招聘的,且绝大多数没有新闻从业经历,至于办报经验更无从谈起。办公场所是临时找的,五间办公室不仅破旧,而且分散在三个地方。七八个采编人员集中在两间小平房里,我和同志们挤在一起办公。直到后来建了报社楼,才改变了这一窘境。现在回忆起来,我仍非常怀念那段时光,同志们虽来自各个系统和单位,相互之间也没那么熟,但大家相处起来却非常融洽,领导与员工之间也没有那么严格的界限。

      《滕州通讯》变身为《滕州日报》,先期经历过两次大的变更,先是由市内刊号变成省内刊号,然后由省内刊号升级为全国统一刊号。1995年7月1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以新出报〔1995〕824号文件批复同意《滕州日报》转为正式报纸,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统一编号为cn37-0093。9月11日,滕州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了这一消息。《滕州日报》正式出版发行后,报纸先后由周三报逐步过渡为周六报,并由一期四版变成一期多版。在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就是在当时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建议下,《滕州日报》曾改版出过一段时间的对开大报。1997年《滕州日报》为了喜迎香港回归,在全省县级报纸中率先采用了新华社通稿,接着开通了新华社向县市报供稿的渠道。同时,作为县市报的《滕州日报》,也是全省县市报中首家上互联网的报纸。同年,报社举办了“庆七·一,迎回归”全国百家县市报纸展览,全国共有24个省、市、自治区的111家报纸参展,这在全省乃至全国报业中也是创举。1998年7月8日,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车吉心莅临滕州日报社检查指导工作。同年,由滕州日报社承办的中国县市报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会在我市举行,这是本报首次承办国家级新闻评奖活动。在本次评奖活动中,本报有两件作品分获金奖、银奖。

      《滕州日报》正式创刊后,当年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新闻学会三届年会上成为理事单位,随后又成为山东省县市报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和全国县市报理事单位。报纸在全省第一届和第二届报纸质量分级评估中,曾两次蝉联全省优秀级报纸称号。1995年11月7日至8日,本报承办了省县市报经营管理会议,全省共有26家县市报参加了会议。省新闻两会秘书长张作生出席会议并讲了话。这是本报第一次承办省级新闻会议。1997年,本报先后获得年度报纸广告“重信誉、创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和省新闻出版局、省报业协会、省印刷技术协会三家授予的年度报纸印刷优质奖。

      我是2001年8月离开报社的,在报社共待了近9年。退休后我常常反思自己,我这大半生到底干了哪些工作、做成了几件事情?但思来想去觉得唯一留下工作痕迹的地方就是报社,且留下几大本报纸合订本。我每次看到这些合订本,便会想起那一个个不眠之夜,唤起我对那一期期浸满心血报纸的回忆和对那一篇篇从我眼前经过、从我笔下流过的文字的怀念。有一句话说,人这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情就不错了。不过对我来说,这件事却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从此才懂得为什么电影人说电影制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是啊,报纸也同样,一旦出版,白纸黑字,板上钉钉,连改正弥补的机会都没有。退休后我曾对家人和朋友说过一句话: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新闻,只不过我会换一种方法,因为我知道自己曾获得过什么、失去过什么、又错过什么。

      回溯往事,报社这九年给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除了上面提到的迎接香港回归、举办全国百家县市报展览最值得回味外,我主持报社工作期间还搞了一些基础建设,如,为出大报新上了对开胶印机,扩大了报社院落,改建了报社大门,印刷厂搬迁,新建了印刷厂大楼,建了员工宿舍楼等。不过这一切除了报社员工楼还存在外,其他都已化为无形、不复存在,偶尔路过想凭吊一下,也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对此我心情比较复杂,常不免感慨一番:“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过在这儿我并非想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想说发生在创刊初期的几件事情,因为它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让我难以忘怀。

      派员外出考察学习。为了尽快了解和掌握组版、采访、编辑、画版、校稿等采编业务流程,报社采取由近而远、先省内后省外的考察学习方法,组织采编人员先后多次到省、市外兄弟报社考察学习。省内有邹城日报社、新泰日报社、肥城日报社和淄川日报社;省外有萧山日报社和张家界日报社等。尽管考察学习时间都很短暂,同志们却都不想错失这宝贵的学习机会,跟着夜班编辑上班,不会就学,不懂就问,直到学会为止。大家像上采编业务速成班一样,熟练掌握了一套稿件编辑流程,并学以致用,边学边干,很快进入了各自的角色,为报社快速运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采编不分白天黑夜全天候运转。开始我和采编人员还在市委大院北区台子下两间平房里办公,这里原来是县委招待室,1978年出席全国农村三夏工作会议的中央领导李先念等同志曾住过这里。后来撤销了招待室,这里便成了市委企业政治部和农村工作部办公的地方。再后来市农村工作部搬出去与市农委合署办公,腾出的两间房子便成了报社采编人员的临时办公室。办公室前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泥台子,大家休息时常或蹲或坐在台子上聊天。水泥台子旁边长着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树上每晚都有一群黑老鸹在上面栖宿。每当出报的夜晚,办公室的灯通常一夜都亮着,编辑们为了争取早定版、早出报,都是来回跑着去印刷厂送取校样,常惊得这群大老黑们不知所措。报纸创刊第一年,那时候因为出报少,版面有限,市委领导又要求市里的会议或者领导活动必须于第二天见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记者就只能把稿件写得短些再短些。但由于大家都入行不久,稿子一写就长,这样就要随时准备压缩、修改稿件,如果版面还容纳不下,最后就得由我来处理,就得对稿件逐篇去压缩删改。因此,报纸通常情况下没有规定截稿时间,如果遇上临时撤换稿件,时间会更晚,多数时候校完三遍稿才定版,等我把报纸校样签发付印后,天宇上一轮残月已经挂在了西天,只有极少的几颗星星在朝我们眨眼睛。然而,那时候虽然工作比较辛苦,特别是逢出报日,编辑们通常都是熬通宵。但是,大家一点怨言都没有,头天夜里加了班,第二天照样精神饱满地去上班。

      报社全员搞报纸发行。刚创办报纸的时候,为了让《滕州日报》尽快走到群众中去,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报纸、了解报纸、学习报纸,报社在城区主要交通要道和人员聚集的地方设立了读报栏,有的乡镇驻地也设立了读报栏。报社从领导到采编、发行、后勤等工作人员,在宣传部分管领导刘合光部长(刘部长后来兼任了报社的社长,并于1997年3月离岗休息)和赵广荣副社长(赵社长是一位老同志,是报社成立初期领导班子成员之一)的带领下,骑着自行车,手持着报纸,走向街头人群,免费将报纸分发给群众。由于全社上下努力,报纸首发就突破了二万份。至今我的相册里还收藏着一组发行报纸的彩色照片,每次翻阅都会唤起我对报社工作的美好记忆,并把我带到报社初创时期的那段艰苦岁月和时光,激起我情感的波澜,想起那座小红楼和一张张熟悉亲切的面孔,深切缅怀已经去世多年的刘合光社长,以及近几年来去世的渠志冰、李建景和李秀太三位同志。

      “园林尽扫西风去,唯有黄花不负秋。”眼下我已离开报社许多年了,报社领导也换了一茬又一茬,而曾经的报社小红楼也已拆除建成了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大楼。还有,办报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排版、印刷实现了数字化。曾经的那个丑小鸭——黑白小报,现在已变成了白天鹅——彩色报纸。特别是跨入新时代以来,根据中央要求,在原报社、电台、电视台的基础上,建立了融媒体中心,同时新成立了网络媒体部。而每当想到这些新的变化,自己总产生一种隔世之感。每当我翻看创刊纪念照时,如烟往事便会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然而,岁月无情,让我面对的是:年长的同志已经退休,年轻的同志有的已被提拔走上了本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领导岗位,也有的同志先后离开报社去外地发展,还有的同志因病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诚然,早期进报社的一批同志多已不在新闻业务岗位上了,曾经的年轻人也多进入了人生之秋。可也有一批同志仍坚守在新闻采编一线,他们不嫌工资低、待遇差,无怨无悔,爱岗敬业,苦苦坚守自己挚爱的新闻事业,且眼下也都扛了大梁,成为部室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有时由他们我会联想到开在我故乡的山菊花,暮秋时节,它们不畏严寒,在百花凋零之时独自绽开在山野上。是的,他们就是不负秋天的山菊花,虽不似有的花儿那么美艳,但它们的风骨却一点不愧秋色。更让我欣慰的是,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报社还在、报纸还出,而且出了数字报电子版。还有,一批新生力量也在迅速成长,他们发扬报社成立初期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传承优良工作作风,并像老一代报人那样,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坚持创新,勇于担当。而每当看到这些喜人的变化,看到一批新报人的成长,我觉得自己尽管遭遇了风风雨雨,但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仍无怨无悔,因为我没有错过曾经热爱的新闻事业,并为此生能成为新闻人而感到荣幸。我问心无愧,我亲眼见证了《滕州日报》在之后一位位继任同志的开拓创新下,不断发展和壮大。同时我要感谢我所有的报社同仁,在你们的大力支持下,使我没有辜负党组织对我们的重托,完成了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为开创滕州的新闻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面对一个严酷的现实,就是读者层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一大批读者从纸质阅读转到了网络阅读。怎么办?面对日益萎缩的纸质出版发行市场,面对越来越少的广告收入,难道就退缩不成?是的,我知道眼下报社遇到了困难,但我相信等有些关系理顺了,困难会被克服的,报社也会慢慢好起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进则退,退是没有希望的,固守更是行不通,我们只能勇敢地面对,就是充分发挥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优势,扬长避短,以其之长,克其之短。要不断研究新闻发展的内在规律,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将党的新闻宣传发扬光大,并不断创新发展党的新闻事业,使之成为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主流媒体,勇做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排头兵。同时我也相信,在市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下,在市融媒体中心一班人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将闯过道道难关,破解各种难题,创造出新的辉煌,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马润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