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 全市乡村振兴“两区”创建工作综述-百家乐凯发k8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 全市乡村振兴“两区”创建工作综述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1-27  浏览量:  栏目:时政

大坞镇田野间薯业博览会,观赏全国薯类品种、品特色美食,“流量”变“留量”;“新农民”直播拓销路,杨岗大樱桃等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红荷湿地游客倍增,好风景变身“好钱景”……今年以来,我市把创新引领乡村振兴“双十百千”工程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通过规划连片实施、产业连片培育、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提升、资源连片投入等有力举措,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规划建设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示范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13个,枣庄市级以上和美乡村示范村30个,提升村510个。目前,开工建设重要节点54个,实施各类乡村振兴重点项目78个,完成投资28.85亿元。


高标准规划,片区建设彰显地域特色


外形美观、皮薄光滑、黄皮黄肉、爽脆可口、营养丰富的滕州马铃薯,通身翠绿、皮质脆薄、晶莹剔透、甜脆多汁的龙阳绿萝卜,浅黄晶亮、个大皮薄、脆嫩肉厚、多汁无渣、甘甜爽口的刘村酥梨……近年来,随着我市深入发展品牌农业,滕州马铃薯、龙阳绿萝卜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公用品牌正在崛起,让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市坚持“一盘棋”思想,既重“面子”优化环境,更重“里子”充实内涵。各镇利用1至2个月的时间,因地制宜,整合生态、文化、产业等资源优势,制定了切合实际、各具特色的规划设计方案。坚持特色化发展,统筹各镇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田头景尾,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动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切实让农业成为高产出高收益的富民产业。坚持品牌化发展,以“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为引领,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提升“滕韵善品”“好品滕州”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滕州马铃薯、滕州大白菜、龙阳绿萝卜等现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支持启腾生物、华食汇、辛诚生物科技等一批企业品牌提升地域知名度。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用好创新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各项政策,统筹推进“两区”建设。目前,已建成簸箕掌千山风情园、魏河人家文创综合体验区等重要节点18个,完成恒仁玉米精深加工产业园、滕阳里龙田茶园等32个重点项目建设,“两区”建设全面起势,呈现出“片片有一样、片片不一样”的良好效果。


高效率落实,片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最终要落脚到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上来。近年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突出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健全镇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以“两区”建设为重点,确定农业主导、工业带动、生态文旅和城乡融合等特色发展模式。在示范片区内,聚焦1至2个主导产业,精准打造级索工农互补、三产融合,东郭粮食精深加工、滨湖农文旅融合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有力带动了农民致富、集体增收。

我市积极发展休闲观光、体验采摘、乡村民俗等特色产业,培育级索镇前杨岗大樱桃、西岗镇北赵庄猕猴桃等特色产业村(居)92个,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3个、“枣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14个。发展果蔬采摘园87家、专业合作社386家,带动农民就业3万余人,片区内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7万元,高于全市农村平均水平的27%,片区内集体收入过20万元村占比近90%,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强村富民的同频共振。坚持把“两区”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累计建成“美丽庭院”4.2万户,完成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建设4万余户、农村户厕改造389户,建设规范化农村生活垃圾四分类集中投放点703处,营造了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


高质量保障,片区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是乡村振兴的靓丽底色。为全面保障片区建设顺利进行,我市加大“两区”资金补助力度,列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省财政补助2000万元;列入枣庄市级“两区”创建名单的,滕州市级再配套600万元,总补助1600万元;列入滕州市级“两区”创建名单的,每个片区补助1000万元。

我市强化用地支持,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今年市财政预算7.45亿元用于农业农村支出,比例达到8%以上。采取利用空闲宅基地、开发村头荒地、盘活闲置厂房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民宿、电商、创业车间等乡村产业,促进强村富民。引育乡村人才,学习借鉴兰陵“四雁工程”做法,结合“头雁工程”和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引导鸿雁、归雁人才到农村创业兴业。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结合农产品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兴模式,推进产教、产才融合。加强村班子力量,优先选派素质过硬的“第一书记”到“两区”所辖村挂职帮扶。李卉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