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代替工人生产,黑灯工厂代替传统车间,人工智能让城市更加智慧,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在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发布的榜单中,我市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26名、山东省第4名。这些成绩描绘出我市加速推进科技赋能的坚实足迹,更折射出创新发展的澎湃动能。
培育创新主体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走进山东山森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自动物流车在生产线上来回穿梭,上下物料由机器人完成。近几年,山森数控公司将传统的smt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引入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系统,使用智能电盘和机器人等设备进行自动上料、自动拼贴等操作,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和精度。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主战场”。我市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值逆势增长。去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63%。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一企一策”精准指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扩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入库314家,比上一年增加69家。同时,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数十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科技专项,去年全年争取上级科技资金可突破7000万元。
打造创新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新春伊始,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内一派火热景象,一台台精密的仪器前,科研人员在认真地进行实验。
我市全力推进“四个一批”科技平台建设,即:创建一批省级平台、冲刺一批国家级平台、创新培育一批县级平台、推荐申报一批市级平台。去年全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家,创历史最好成绩;新增省众创空间3家,分别是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聚智人才发展公司、翔宇科技公司;新增省院士工作站2家,分别是信华新格林智慧农业公司与中国工程院赵振东院士、华数智能制造研究院与德国国家工程院葛兴福院士合作建立;北理工鲁南研究院新认定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鲁南化工、华数智能制造研究院、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3家企业被评为省优秀平台。持续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认定滕州市技术创新中心88家。去年全年枣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科技平台数量持续增长。
我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点对点”对接,组织校企合作交流20余次,先后邀请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来滕开展产学研交流;组织60余家企业赴山东大学、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等高校院所对接,一批合作项目顺利推进。此外,选聘山东科技大学11名高层次人才来我市挂职担任科技副总。
注重人才引育 构筑创新驱动新高地
滕州汇聚了各类人才,为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市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部门联系人才、服务人才的优势,积极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去年全年培养引进省级科技人才5人。其中,哈德斯特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鲍贵民入选省创业大赛创业企业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裴忠才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纪红兵教授入选省创业大赛创业团队类优胜人选,威智医药外国专家团队入选省级人才计划,威智医药1人入选省海外工程师。同时,引进外国专家16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抓好人才培育竞赛,在“创业枣庄共赢未来”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木科技张子恒取得创业企业组第2名成绩,天合京工新材料科技公司周郑彬获大赛二等奖。
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被认定为省众创空间,中心入选省专家服务基层示范项目。入驻企业新获批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围绕服务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产学研对接,与枣庄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等本土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枣庄创新研究院,与清华大学未来研究院、吉林大学、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人才团队对接,承办了省职业技能大赛市级选拔赛cad机械设计赛项,先后举办了专家服务基层暨机床产业产学研交流会、智能制造赋能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知识产权专题讲座等活动。
现代化滕州,“新”潮涌动。站在发展新起点,我市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集聚发展新要素,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谱写滕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市融媒中心 甘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