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宗龙
在外工作时间久了,总会有一样东西时而撩拨起思乡的弦、弹拨起想家的键。春日有暇,外出踏青,看着满山遍野争相吐艳的各色鲜花,我想起了我那如花的家乡,和老家院子里俺娘养的花儿。
花,色彩斑斓、孕育生命、代表希望;花,是生命的诗意,有家乡的味道,载岁月的过往。因而世人皆爱花,在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那么几种花,与家乡紧紧相连、与回忆深深相融、与成长久久相伴。
我的家乡是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紧邻孔孟之乡,是墨子故里,在微山湖畔,是齐鲁大地上的一片热土。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推动下,我的家乡人民早已实现了生活的富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的乡村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现如今村民日子富足,村村花香四溢,家家花开如锦,一片生机盎然。
俺娘更是酷爱养花,把个农家小院装扮得花枝招展,满院里春来迎春闹、夏到月季红、秋闻桂花醉、冬有腊梅俏。即使是寒冬腊月,宽大的阳台上也是海棠怒放、水仙盛开,三角梅如火、山茶花飘香。
尤其今年春节,俺娘居然像城里人一样,买了两盆硕大的蝴蝶兰放在堂屋八仙桌上。鲜翠欲滴的花瓣、紫中犹红的色彩,映照出多姿多彩的农家画卷,展现着天翻地覆的农村变化。那浓郁的香气,带着些许的诗意,让人神怡心清。和煦的阳光透过宽大的落地窗,照在如翩翩起舞的蝴蝶似的花朵上,让人感受到农村生活的富足和美好。
儿童憧憬远方、游子思念家乡,这两盆蝴蝶兰让我思绪悠长。农村家里养花种草、花香草绿,那是日子富足的象征,也是环境美化的必然,更是生态改善的结果,这在从前农村人是不敢奢望的。用俺娘的话说,吃饱穿暖才有精力养花,日子富裕才有闲情赏花。
花儿无言,却用绚丽的色彩,记录着祖国的辉煌;花儿无语,却以绚烂的绽放,讲述着家乡的富裕;花儿无声,却以多彩的身姿,倾诉着乡村的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家乡的人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追随着脱贫攻坚的步伐、紧踏着乡村振兴的鼓点,各显其能、各尽其力,有外出做生意发家的,有在当地做企业致富的,但大多数是靠种植大棚土豆致了富。家乡有句宣传口号,叫“界河无界,土豆不土”。其实土豆开花也很美,粉白可人、嫩紫可爱。这几年土豆产量多、价格高,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豆豆,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腰杆硬了。
日子富了,生活好了,村人们爱美的天性被激发了。根据镇里统一规划,我们村每户门前都留出了花池,种植了石榴、桃、杏、李子、玉兰、黄杨、冬青等多种花卉和绿植。每当春天来临,家家户户门前都会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花朵,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夏天,绿树成荫,为村民提供了清凉的避暑之地。到了秋季,瓜果飘香,让人垂涎欲滴。而到了冬季,又有绿意盎然的冬青黄杨让人感受到生机与希望。
这两年,我每次回家乡,都会发现家中增添了许多“名贵”的花卉。春天,蝴蝶兰的芬芳令人陶醉;夏天,茉莉花的香气弥漫整个庭院;秋天,桂花的馥郁让人心旷神怡;冬天,山茶花的艳丽为家中增添了一抹亮色。鲜花的怒放让父母的脸上常挂着满足的微笑,他们那因岁月沉淀而显得沧桑的脸庞,在鲜花的映衬下,仿佛焕发出了比花朵更加灿烂的光彩。
现在,我们村爱花养花的人越来越多,不管是自得其乐的老太太,还是满脸朝气的小媳妇,抑或是青春洋溢的小丫头,都在自家院里养了不少的花。今年春节回家乡过年,串门时看到兴会哥家满院花木葱茏、红火一片;宗仁哥家种了一院子金桂,都用塑料大棚护着,显得生机勃勃;宗宝嫂家里更是花开浓艳、千红万紫。平凡朴素的农家院,因为多了鲜花的映衬,显得富足而美丽。
一年四季,我的家乡都美如绽放的花儿,成为一个如诗如画的桃花源,吸引了无数外地人的目光。也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游子们心生归意,渴望回到这片充满美丽与和谐的土地,参与家乡的建设,分享乡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