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锋:关于三条河流的探究-百家乐凯发k8

马洪锋:关于三条河流的探究
来源:  日期:2022-09-06  浏览量:  栏目:文化

前不久,我们滕州华夏会考察大运河微山湖段,在济宁的两城上船不久,发现一个流入微山湖的大河口,询问船老大得知,是泗河。于是,笔者纳了闷,泗河在这里终结了,那么江苏的泗阳、泗洪县与泗河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回来进行了一番探究,并提出了三个问题。


关于三个问题的提出

1、《论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在泗河岸边上说的。山东有泗水县,苏北有泗阳、泗洪县,皖北还有个泗县。那么,泗河到底什么流向?

2、河南西部的济源以及济南、济阳、济宁,这几个地名的得来,应该与一条河或叫“济水”有关,那么这条河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应该挺大,为什么现在地图上找不到了?

3、黄河是在山东东营入海的,徐州城里为什么也有黄河?黄河入海历史上是怎样摆动的?


关于泗河的流向

现在的泗河,发源于泗水县东部山区,流经曲阜、兖州、

任城、邹城、微山,在济宁东南、两城以北一带入微山湖。然而,古老的泗河(泗水)却没有就此罢休,流程才开始了也就1/5 。

原来,宋朝以前是没有微山湖的,只是洼地。宋元明以至前清,才逐渐形成四个不相连的小湖,自北向南称南阳湖、 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山东南部的“南四湖”。在咸丰年间才连成一个湖,因微山湖面积最大,以此冠称。

因而,古泗水在微山湖当时的地面上,是继续向西流的,过鱼台向南接纳了滕县向西流来的荆河等支流,然后到了沛县境内折了个弯向东南流去,途经徐州还下东南,并吸纳了沂河、沭河等作为支流,经宿迁、奔淮安、入淮河、入黄海。于是乎,苏北皖北有些地名冠以“泗” 字,就不足为奇了。

值得说明的是,宋至前清数百年间,泗河在徐州一带被决堤的黄河侵入,夺泗入淮泛滥成灾。

另外,京杭大运河从元朝开始,不再以洛阳为中心,而是取直走山东省的泗河南下的。由于黄河在徐州夺泗入淮,泥沙淤积,导致漕运不畅,于是,明末清初开挖了济宁向南的运河,把南四湖串起来,再从韩庄向东开挖泇运河(因为在峄县境内有泇河补给水源,史称泇运河),经台儿庄、邳县南下,这样就把黄河水患最严重的徐州绕开了,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现象,京杭大运河基本走向是南北的,而台儿庄段却是东西向的。


关于济南得名的济水哪去了?

古代地理对大河称呼不像现在称某某江、某某河,而是末尾一个字都是水,如称长江为江水,黄河为河水,淮河为淮水,荆河为南梁水等。上文推测的“济水”是确实存在的。

    我们知道,与山与水相关的地名是很多的,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河之南为阴,河之北为阳,都是以太阳照射来说的。因而,江阴是位于长江之南的,洛阳老城区是位于洛河之北的。那么,济阳当位于济水之北,济南显然位于济水之南,而济宁则是取盼望济水安澜之意。

然而,济南明明是位于黄河之南,那么,黄河与济水又是什么关系?是同一条河流吗?

原来,济水发源于太行山南端的王屋山,河南省济源市即是源头,向东流经开封、菏泽、济宁、济南、东营入海(一说与小清河交汇入海)。清咸丰年间,为改变黄河夺泗河下游入淮几百年的灾局,将黄河水在山东河南交界处引入济水入海。所以,人们对山东北部的大河,只知有黄河而不知有济水了,因为黄河的名气太大了。


关于黄河入海的摆动

黄河在东营入海即目前的流向才160多年。

黄河沿吕梁山南下是很规矩的,在风陵渡折弯向东走太行山南端还算老实,然而,到了郑州开始就变得乖戾了。汉朝之前,黄河下游无定向,决堤之后,任意流入大海,汛期为患常常几十个县。

东汉初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卓有成效,之后汉唐千年黄河在山东与河北交界地带入海,几无大的改道。可见王景之功功不可没。宋至前清,黄河经徐州夺泗夺淮入海,由于泥沙淤积甚多,导致苏北地区湖洼地甚多,像南四湖一样,终于连成了一个洪泽湖。从此,淮河也不再流入大海了,而是流入洪泽湖作为终点。这在中国的大江大河入大海的基本格局中,是比较鲜见的,因而也在独立入海的“四渎”名册中被除名了。

清咸丰年间,黄河被引入济水入海,总算被训服了。然而,人为的决堤却有一次,那就是1938年5月,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郑州北郊的黄河花园口,使黄水向东南流经豫、皖、苏3省44个县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数十万老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鱼腹,上千万人流离失所。之后形成的黄泛区沙化盐碱,连年灾荒,饿殍塞道,卖儿鬻女。

自从明末清初开通台儿庄运河之后,徐州也就失去了京杭大运河码头重镇的风光地位。而今,徐州城的黄河故道,被打造成风景秀丽的沿河风光带,人们信步河滨路,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诉说着黄河、大运河曾经流过徐州的沧桑。


(作者系市华夏文化促进会会员、《滕州日报》原总编助理)


编辑: 卢庆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