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成都举办的第三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与农产品经销企业对接活动上,农业农村部发布颁牌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我市榜上有名。活动期间,农业农村部马有祥副部长到山东馆滕州展位进行了现场指导,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刚参加活动。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聚焦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县“四个主要目标”和“八项重点任务”,从“打造保障队伍、健全制度体系、建设依托平台”入手,坚持抓主体、建标准、推制度、提质量、创品牌的原则,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模式,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创新“三四五六”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三位一体”,构建“多元同向”创建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常抓不懈。“高位推动”强保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财政等部门和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创建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农产品安全领域相关问题,部署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将农安县创建工作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制发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10余个,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措施、有保障。“三级联动”强合力。设立市级监管机构1个,镇级监管机构21个,村级协管机构1100个,其中,7个镇级监管站被评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各类监测队伍达到1400余人,健全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线索发现和通报等制度,市、镇、村三级实现监管联动。“督考驱动”强落实。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全市年度实绩考核,定期督查、评比、打分,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见效。健全行政问责机制,对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依法依规严格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徇私枉法涉嫌犯罪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坚持“四管齐下”,构建“安全有序”监管网络。推动关口前移,严把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等关键环节,实现全过程监管。一是强化环境管护。科学划定农产品适宜生产区、禁止生产区,从产地环节切断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途径。建立全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监控监管服务体系,安装在线水质监控点位42个,对域内水源等进行实时监测。二是强化农资监管。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协查和联合办案机制,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冒伪劣农业农资的违法行为。2021年以来,共办理农业行政处罚案件63件,案件移送率达到100%。三是强化质量管控。持续加大对镇级农检站的资金投入,更新提升各镇街和生产主体“农兽残”检测设备74台(套)。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今年以来,共抽检各类农产品样品11.1万个。四是强化溯源管理。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现扫码呈现过程、一码追溯到底。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合格证2万余本,电子合格证实体标签300余万张。
坚持“五化共促”,构建“高质高效”发展矩阵。把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数字化、专业化作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是推进生产标准化。制定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20余个,向农产品生产者发放操作手册、明白纸等6.2万份,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60万亩,省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21处,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范、过程有监测、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管。二是推进发展绿色化。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深入开展农药包装和农膜废弃物回收等行动,积极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同时,持续规范农资经营秩序,实现商品进出有台账、产品流向有记录,全市实施连锁、统购、配送的农业投入品占比达75%以上。三是推进产品品牌化。坚持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自主品牌协同发展,全市累计认证“三品一标”242个,达到良好农业规范总认证面积10万余公顷,培育9个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9个企业品牌,2个“老字号”,“滕州马铃薯”获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粮油)品牌声誉百强第30位。四是推进管理智能化。建成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一张图”和滕州市智慧农资管理系统,全市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监管能力效率大幅提升。五是推进检测专业化。持续开展农残检测扩项工作,目前市农检中心已取得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物、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检验项目256项,并取得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atl(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资质)双资质认定,全市主要农产品实现监测全覆盖。
坚持“六新突破”,构建“多点联动”创新模式。始终坚持边实践、边探索,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持续增强创建工作实效。一是创新帮促培育机制。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18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企一策”进行重点扶持培育,着力提高品牌化发展意识。二是创新设置村级编码。授权农户使用村级“益农社”编码出具合格证,保障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有效运行。截至目前,已编制“益农社”编码1034个。三是创新“三五”宣传模式。“三”是指宣传面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人员,面向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面向消费者;“五”是指组建一支普法宣讲员队伍、举办一次普法专题培训学习、开展一次宣传咨询专题活动、开展一次现场检测活动、打造一批宣传阵地,全面提高创建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在今年上半年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达98%。四是创新监管执法模式。全面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监管执法,开出全枣庄市个人收购农产品未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首张罚单。五是创新数字农管模式。搭建“1 2 n”滕州智慧农业云管理平台(1:智慧农业管理服务平台;2:大数据平台与物联网平台;n:n个服务应用子系统),实现生产环境自动采集监测、检测数据自动汇总分析,强力推进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让农业生产监管服务更智能。六是创新网格监管模式。坚持“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原则,以村为单元将全市划分为110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实现全域覆盖、全域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滕州市将以此次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着力在强基固本、落实责任上再下功夫,不断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础,纵深推进市、镇、村、基地“四级联创”;着力在完善体系、强化监管上再下功夫,实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机关“三安联动”,持续做好收、储、运、销环节承诺达标合格证的衔接工作;着力在标准引领、品牌带动上再下功夫,实施地标农产品保护、诚信农产品建设工程,打造一批知名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品牌,全力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加快农业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滕州力量!
2020年9月,市委、市政府向省农业农村厅申请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1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文确定我市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2022年9月、2023年8月,省农业农村厅受农业农村部委托先后两次对我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情况现场核查评估,后经过质量安全水平监测、群众满意度调查、现场答辩,于2023年10月正式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