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与申包胥-百家乐凯发k8

伍子胥与申包胥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1-16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陈鲁民


伍子胥与申包胥都是楚国人,他们既是患难与共的朋友,也是势不两立的对手。伍子胥父兄无端遭楚平王陷害,父兄惨死于冤狱,满门抄斩三百余口,惟有伍子胥只身外逃,九死一生。申包胥出于朋友情谊,曾帮他逃难,以全其志。临别分手时,伍子胥狠狠起誓:我必灭掉楚国报仇。申包胥也起誓说:你若能灭楚国,我一定能恢复楚国。二人挥泪告别。


数十年后,伍子胥果然卷土重来,带吴兵一举灭了楚国,还把楚平王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以泄恨。申包胥也不忘承诺,跑秦国去求救兵,在秦王宫殿前哭了七天七夜,泪流干了,哭出血了,嗓子哭哑了,其一腔忠诚终于打动了秦王,派兵击败了吴兵,恢复了楚国。


奇怪的是,历史学家和老百姓不仅同时都接受了这立场完全矛盾的两个人,而且还都给予很高评价。申包胥被树为忠的楷模,多部史书浓墨重彩记载其事,民间则有《哭秦庭》一戏广为流传,悲悲切切,赚人眼泪无数;伍子胥则被树为孝的典范,既为史学家所褒扬肯定,又有《过昭关》经典剧目大受欢迎,跌宕起伏,赢来阵阵喝彩。两人一个尽忠,一个行孝,各行其是,各得其果,还都是正能量,精彩纷呈,殊为难得。


还有苏秦与张仪,本是同门师兄弟,朝夕相处,切磋琢磨,共同受教于一个鬼谷子老师,学的都是纵横游说之术。出山后却分道扬镳,各为其主,一个成了秦国的宰相,首创连横外交策略;一个携六国相印,游说各国诸侯实行合纵联盟。两人看似明争暗斗,一对死敌,其实相互配合得十分默契,演出了轰轰烈烈又诡异变幻的历史大戏,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公孙杵臼和程婴也是这样两个朋友。晋国的头号忠臣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只剩一个孤儿危在旦夕。两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拼命出手相救,一个为此毅然赴死,求仁得仁,吸引了屠岸贾的注意力;一个忍辱负重,顶着背主卖友骂名,精心养育赵氏孤儿。最后终于复仇成功,灭了屠岸贾,赵氏家族重新振兴。


竹林七贤里,嵇康拒绝做官,绝不与当局合作,最后死于非命;山涛则出任政府重臣,权倾一时。嵇康虽表面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私下里仍与山涛是好兄弟,你做你的官,我打我的铁。嵇康被害后,他的孩子都是山涛拉扯大的,有一个还成了著名文学家,这完全在嵇康的意料之中。但儿子嵇绍却为了保卫皇帝而死——这一点可是嵇康生前万万没有想到的。


哲学家说,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何况八面玲珑,七窍通明,能思维会算计的人乎?人各有志,不能勉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未必喜欢,自己热衷的事业别人不见得欣赏,还是和而不同的为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选择,“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而且,世界上的事都是互相联系的,看似矛盾重重,不共戴天,其实可能有很多暗通款曲之处,说不定就会殊途同归。


伍子胥与申包胥的一灭一兴,各有追求,各得其所;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一阴一阳,目标一致,表现各异;苏秦与张仪的一唱一和,工于心计,瞒天过海;嵇康与山涛的一明一暗,心地相通,情思不断。这一对对的历史人物里若少了其中一人,就立刻显得寡趣无味,天地失色。


人生多歧路,价值多元化。只有学会宽容,接纳不如意的世界,容忍不对路的他人,甚至是对手,各美其美,各得其志,才是人间正途,处世之道。听听伍子胥的“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再品品申包胥的“为国心血俱用尽,可叹七日哭秦庭”。一个破楚、灭楚,一个安楚、存楚,你助我遂愿,我帮你全志,瞧人家哥俩这双赢,实在是比孙庞斗智要强太多了。


编辑: 陈鲁民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