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毛窝·葫芦瓢-百家乐凯发k8

蓑衣·毛窝·葫芦瓢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1-22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武林柱


我这个“80后”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呼吸的空气更是新鲜的。尤其是那编织生活用具的原材料,都是土生土长的,名副其实的土产品。这些“土货”无异味,无污染,即使“粉身碎骨”,仍旧回归自然,与土地融为一体,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影响,更谈不上什么破坏啦。究竟是何物如此环保?那就请随笔者的秃笔往下看——


蓑衣。这里说的蓑衣,并非现在的塑料雨布,而是湖草的编织品。这种湖草根部结有栗子状的果实,所以俺“二湖沿”人,俗称为“地栗秧”(学名不知道)。地栗秧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天发芽,长势茂密旺盛,绿油油的一片连着一片。到了夏季像种的苘、蔴差不多高时,顶端开出“蝴蝶结”似的小花,就标志着不再生长,可以收割了。


地栗秧是“靠湖吃湖”的天然资源,也是收割归己的额外收入。每到这个季节,滨湖百姓一大早就扛起扁担,拿着绳索、镰刀,向湖面集结。太阳偏西,把那一担担沉甸甸的收获运回来,晒干后,便成了编蓑衣的原材料。


编蓑衣从领口开始,先把秧的根部搓细,再相互勾结,拧成连环扣,一圈圈接着往下编。“圈”越编越大,“扣”也越来越多。我数过,一身大蓑衣有25个圈,约1500多个连环扣。看来这活技术含量虽不高,但很琐碎麻烦,巧手也得两三天才能完成一件,生手七八天也不一定成形。


虽然编蓑衣颇费功夫,但蓑衣实用,也是当年百姓唯一的防雨工具,家家都有几身。风雨天穿上,再戴顶斗笠,就滴水不漏,万无一“湿”。收获季节,晚上看场园、下地看庄稼,带上既防雨,又可当地铺,躺上去软绵绵的,舒服得很。尤其那股淡淡的草腥味,还有驱逐蚊虫的特效呢。


蓑衣的使用年代久远,有古诗为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塑料雨具的批量生产,蓑衣便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现在已不见了踪影。


毛窝。毛窝是用芦苇编席、织箔的下脚料芦花编成的,里外毛茸茸的,所以叫毛窝。别看它形态笨大,土里土气,可穿上又舒适又暖和,用百姓们的话说,冬天有双毛窝,一双脚可“享福”啦。


虽说毛窝能为一双脚保温御寒,但没有一双巧手是编不成“窝”的,因为芦花重量轻,易脱落,稍微一碰花絮就四处乱飞。邻居王爷爷就有这门手艺。据说他老辈就吃这碗饭,称得上世代相传的毛窝“专业户”。秋末芦花枯萎的时候,把它收集起来,一入冬就开始忙活。他手艺娴熟,编起来“轻车熟路”,并且质量好,样式多,男式的、女式的,大、中、小号都有,尤其裹过脚的老太太穿的那种小尖脚毛窝,也编得有模有样。这样的专业户,俺沿湖村庄有不少家。在那穿不起棉鞋的困难时期,这些大大小小的毛窝,便宜实用,不出门就卖光啦。它还曾是那时我们勤工俭学获得的一份福利呢。


记得上小学3年级时,寒冬腊月坐在冰冷的教室里,冻得直跺脚,影响听课。唯有穿毛窝的同学,能稳定下来安心学习。老师对学生非常体谅,第二年利用劳动课时间,学校组织同学们到湖边的苇荡里拣芦花,并用校地的收入,每人加工了一双,作为福利发放。现在的学生“统一穿校服”,当年我们“统一穿毛窝”,想起来挺有意思。


葫芦瓢。有关“瓢”的成语很多,仅选几句:瓢泼大雨、箪食瓢饮、箕山挂瓢、依葫芦画瓢、按下葫芦瓢起来。这些在口头交流或文字表述中并不鲜见,但恐怕年轻的读者,尤其中小学生并不真正了解成语的含义。其实也难怪,他们大都未见过葫芦瓢,怎么会知道呢?拾遗补缺,那就先认识葫芦吧——


葫芦是一年生爬藤植物,阳春3月下种,生长很快,有软毛,开白花,雌雄同株,藤蔓可达10多米。那时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上几棵。秋天葫芦大丰收,篱笆墙上挂的,茅草屋面上卧的,大门口提溜的,还有高高树枝上悬空的,成为乡村一道美丽景观。


过了“霜降”节气,葫芦皮色泛黄,晾干后便可开瓢了。制作时从上往下沿中线锯开,把内瓤挖出来,就成了两个瓢。若放在水缸里,飘浮在上面不沉,用起来很方便,这叫水瓢。如用来盛米、挖面,又叫米瓢、面瓢。时间久了瓢把断啦,用麻线合好,可以继续使用,用到“烂”也不会造成污染。


其实,无污染的用具还有很多。用高粱叶编的蒲团、蒲墩,厚厚的松软舒适,坐上去不亚于沙发。还有铺床的苫子,戴的草帽,连小学生的书包也都是由麦秸秆做的。柳条制品也不少,簸箕、箢子、条筐家家都离不开。再就是高粱秆上截下来的梃子绗的拍子、笊头子,特别是那圆形锅盖,通风透气,放面条、水饺不站底儿,至今不少家庭仍喜欢用它。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今天,那些“土产品”大都被塑料制品所代替,不可能再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因此,我们更应该进一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自身点滴做起,背起布袋子,提起菜篮子,垃圾及时清理,分门别类入箱,让污染少些,再少些。用实际行动撑起一片蓝天,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幸福的家园。


编辑: 武林柱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