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壳里的道场-百家乐凯发k8

螺蛳壳里的道场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09-09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陈茵


妹妹跑过大江南北,做过多份工作。有一天忽然问我:你,一辈子啊,只待一个地方,只干过这一个活儿,乏不乏味?


我想了一下,职业倦怠感经常会有,当被课堂教学之外的各种工作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单就课堂教学这一本职工作来讲,乏味还真没有。


之前也很多次被问:就那几本书,二十多年翻来覆去,倒背都能如流的,闭着眼也能上啊,还用备课?这怕是外行的误解。教书,从来不是无限循环的重复性机械劳作。准确地讲,所谓“教书”其实是以书为介质育人。岁岁年年人不同嘛,对象变了,哪怕教材没变,工作思路也要进行调整,否则就失去了针对性。


更何况,教材也是在不停更新的呀。从1999年工作到现在,教材换了三轮。刚工作是人教版,后来换了苏教版,今天用的是部编版。教材一旦更新,完整地经历一遍需要三年。这三年,对我这种反射弧比较长接受新信息速度比较慢的人来讲,仅仅是对教材有个初步了解,大致相当于茶道中的洗茶程序。想领会新教材编排精神,得其真味,那得慢慢泡。算一下,三轮教材,小十年没了,才只粗解皮毛。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何来乏味?


新的编排意图一旦被领悟,旧有思维框架被打破,自然就有新想法出现,那就更是一步一景,风光无限目不暇接了。


哪怕以上因素均排除,对文本的研读和理解也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而改变,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就是最好的注脚。一篇《后赤壁赋》,年轻时只觉得惝恍迷离亦真亦幻;老小家校两头奔忙的中年累到讲话力气都没有的时候忽然就看到苏东坡绝壁登顶的孤独,那么好的朋友都不能陪同,所有的心潮澎湃没人能懂;不惑之年忽忽而过,渐趋知天命,再读,看到的居然是其妇“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的红尘烟火气,坡仙一生颠沛流离不改喜乐,也许就是因为生命里有这样深深的懂得和温暖的支撑吧。


所以,怎么会乏味呢?是啊,只有这一个校园,只有这样几本书,可是如果你爱,这一生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有趣得很。佛经里讲的“芥子纳须弥”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最后,想说说在我生命里匆匆闪过的孩子们,几乎年年分班,走马灯一样。我这道场做得乐此不疲,很大程度得力于他们的反馈和捧场。因为课堂上从来没有独角戏。


作者系滕州一中东校语文教师,从教24年


编辑: 陈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
网站地图